北京时间 7 月 6 日,一则消息在篮球圈掀起波澜 —— 年仅 19 岁的中国篮球新星杨瀚森,可能出战 8 月份开赛的男篮亚洲杯。此消息一经曝光,便引发球迷与媒体的广泛热议,各方观点激烈碰撞,将年轻球员的赛事安排与成长路径等话题推至舆论中心。
媒体人 “江南的城” 以姚明的经历为参照,发表见解:“当年姚明连斯坦科维奇杯都要打,杨瀚森如今也是一样的,这些年从未改变。” 他的观点暗示,在国家队人才培养体系中,让年轻球员通过高水平国际赛事积累经验、快速成长,是一以贯之的传统。回顾姚明职业生涯初期,频繁参与国际赛事的历练,的确为其日后成为中国男篮的顶梁柱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这个角度看,让杨瀚森征战男篮亚洲杯,或许是国家队希望借助大赛舞台,加速其成长,使其尽早扛起国家队内线的重任。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一安排。《东方体育日报》记者薛思佳提出了不同看法:“之前世界杯几个窗口期的比赛,也没怎么给杨瀚森上场时间和锻炼机会,所以就别折腾人孩子了。另外从朱正在世青赛的表现来看,国字号队伍和留在美国的训练比赛,真说不准哪个质量更高,哪个对年轻球员的提升帮助更大。” 这番言论直指问题核心:一方面,质疑国家队过往对杨瀚森的使用策略,认为在已有赛事中未充分给予其机会,如今却安排其参加亚洲杯,存在不合理性;另一方面,通过对比朱正廷在世青赛与美国训练的表现,引发人们对 “国字号赛事与海外训练,何者更有利于年轻球员成长” 的思考。
事实上,杨瀚森当前的日程安排本就十分紧凑。目前,他正全身心投入备战 NBA 夏季联赛,比赛将于 7 月 12 号 - 21 号进行。夏季联赛作为众多年轻球员展示实力、争取留美打球机会的重要平台,对杨瀚森而言意义非凡。高强度的对抗、先进的战术体系,都能让他接触到更高水平的篮球理念,在与国际优秀球员的较量中,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若在夏季联赛结束后,紧接着征战男篮亚洲杯,杨瀚森不仅面临体能上的巨大考验,还可能因赛程过于密集,无法得到系统且有效的训练与调整,进而影响其竞技状态和长远发展。
杨瀚森出战男篮亚洲杯的争议,本质上反映出中国篮球在年轻球员培养与赛事规划方面的矛盾与困惑。既要为国家队成绩考量,通过大赛锻炼新人,又要顾及球员个人成长节奏与发展需求;既要利用国内赛事平台,又要探索海外训练对球员的提升价值。如何在这些因素中找到平衡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中国篮球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的路还很长,无论杨瀚森最终是否出战男篮亚洲杯,都希望他能在篮球道路上稳步前行。也期待中国篮球能以此次争议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与赛事规划体系,为年轻球员创造更优质的成长环境,让中国篮球在国际赛场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