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知名篮球媒体人爆料称,有CBA俱乐部以税后百万美元年薪报价前NBA球员谢克·米尔顿(Shake Milton),这一数字刷新了CBA外援薪资的第二梯队标准。作为曾在76人队担任主力轮换的双能卫,米尔顿的动向引发了对CBA外援策略、联赛竞争力以及薪资体系的新一轮讨论。本文将剖析这笔潜在签约背后的联赛生态变化、球员技术特点适配性以及对中国篮球青训的潜在影响。
税后百万美元年薪(约合人民币720万元)在CBA外援市场中属于准顶薪范畴。相比动辄200-300万美元的超级外援,这类报价更常见于具备NBA轮换实力但尚未证明核心带队能力的球员。米尔顿上赛季在NBA场均8.9分2.5助攻的表现,恰好符合CBA球队对“高性价比即战力”的定位。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报价采取税后支付形式,实际成本可能接近150万美元,反映出部分俱乐部在薪资规则框架下的灵活操作。
身高1米96的米尔顿兼具得分后卫和组织后卫属性,生涯三分命中率36.4%的稳定性符合CBA对外援“能突善投”的基础要求。其持球进攻能力可缓解国内后卫线压力,而无球跑动意识也能适配以本土核心为主的球队体系。不过,防守端横移速度偏慢可能成为隐患,特别是在面对CBA小外援的强力突破时。若签约成行,其表现或将直接影响季后赛级别球队的战术构建。
此次报价延续了CBA近年“年轻化、NBA化”的外援选择倾向。相比过往青睐过气球星,更多球队开始关注28岁以下、具备NBA现役实力的球员。这种转变既源于联赛对抗强度提升的需求,也反映了俱乐部青训乏力背景下对外援依赖度的加深。据业内人士透露,包括北控、青岛在内的多支球队都在接触类似档位的自由球员,预示着新赛季外援军备竞赛可能向“轻量级顶薪”方向发展。
CBA现行工资帽规定外援总薪资不超过500万美元,但税后报价的潜规则变相抬高了实际支出。这种操作在提升联赛观赏性的同时,也加剧了俱乐部财务压力。更值得关注的是,当球队将大量预算投入外援时,本土球员成长空间可能被进一步压缩。上赛季CBA本土球员场均得分前20名中,仅有7人年龄低于25岁,反映出年轻球员培养效率与高薪引援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米尔顿最终是否接受报价尚未可知,但这次试探性报价已然揭示了CBA竞争格局的新动向。在外援选择更趋精细化的背景下,如何平衡短期成绩与长期发展,将成为各俱乐部管理层必须面对的命题。而对于球迷而言,更多当打之年NBA球员的加盟,无疑会让新赛季的联赛增添更多看点。
7月24日:2025NBL常规赛(石家庄翔蓝vs合肥狂风峻茂)全场录像高清回放免费观看
07-257月24日:2025男篮热身赛杭州站G1(中国男篮vs委内瑞拉男篮)全场录像高清回放免费观看
07-257月24日:2025WNBA常规赛(亚特兰大梦想vs菲尼克斯水星)全场录像高清回放免费观看
07-257月23日:2025NBL常规赛(湖北文旅vs盐南苏科雄狮)全场录像高清回放免费观看
07-247月23日:2025莱茵-鲁尔大运会女篮半决赛1(波兰大学生vs中国大学生)全场录像高清回放免费观看
07-247月23日:2025NBL常规赛(广西威壮vs香港金牛)全场录像高清回放免费观看
07-24